回到养生专栏

星博士首倡《性命医学》兼谈“人活一口气”

2022虎年前夕,我从冰天雪地的东北飞到冬暖风热的海南三亚,参加为期七天的玉铉辟谷。也许是因为冰火两重天加上长途飞行的原因,我落地三亚后,血压飙升,高达182/111mmHg! 经过七天辟谷后,血压恢复到正常的127/83mmHg,体重也由辟谷前的170斤减到156斤,辟谷七天就减重14斤, 并且我的精气神、身心灵都无不良反应,反而觉得神清气爽、步履轻盈、肌肤紧致,又一次亲身体验了辟谷的神奇和好处!

我此次辟谷不是轻断食,是实实在在的七天内不吃任何食物,只是喝点海南当地的瓶装矿泉水;每天还要步行10-20公里,可并不觉得特别饥饿和疲乏,只是有时在走过三亚的东北菜馆一条街时,会被齐齐哈尔烤肉的香气撩拨得有点馋。

此次的辟谷经历、加上以前在武当山五天清积排毒的经历,让我开始质疑主流医学和主流营养学认定的、“胃肠道消化吸收食物是生产人体能量的唯一途径”经典理论的是否完整?更让我在专注调息、大脑一片空白之后,开始深度思考生命的本质究竟是什么?除了有科技至上的“现代主流医学”、也叫“治疗医学”之外,“传统医学”、“健康医学”、“修行医学”、“转化医学”及“整合医学”等“另类医学”,究竟能在人类的康养康复领域中起到什么样的真实效能作用?以上诸家的“医学”就真的是包罗万象、总揽人的身心健康了吗?

借助“见路不走”的逆向思维模式,我在辟谷调息、虚空灵光、静极生慧的一刹那,幡然顿悟:是否还可以有不同于“生命科学”这种以当代科技为核心的“另类科学”?为方便起见,我们暂且称之为《性命医学》吧!

若追根朔源,《性命医学》的概念应该可以在道家南宗五祖---南宋白玉蟾祖师的丹道哲学里找到踪影:所谓性命双修,先命后性的理念。

近十余年来,我一直在美中之间,研究中国的文化自觉结合美国的健康风控模式。202061日和202161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相继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简称<健康促进法>)和《乡村振兴促进法》。这两个《促进法》对中国当今“共同富裕”的主流思想具有“基石”作用,堪称是解决中国公民共同富裕的三大难题,即“农村、养老和慢病”的解药和答案。连百川主任(罗可道长)首倡的《修行医学》及绿水青山康养产业,对推动这两个《促进法》提供了“联动落地的学术及产业模式”。《性命医学》从文化自觉和健康风控的角度,重点研究助力两个《促进法》联动落地的学术和产业模式,助力中国各地各级政府解决“共同富裕”的三大难题。简而言之,就是助力“健康中国”!

请大家来头脑风暴一下:先看看“性命”二字是如何写的?英文简单,就是“Life”,大家看后有何感觉?我和你们一样,没啥感觉!因为英文是字母拼音,不具备象形文字的信息功能。

汉字可就不一样了!先看看“命”字,它是由“口”和“令”两个字所组合起来的。那又是经谁的“口”下达了让人活的“命”“令”的呢?《创世纪》中描述的是经神的“口”吹出的(炁),让亚当活起来的“命令”,这是西方关于“命”的诠释。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则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是“道”,是“天”下达了让人活的“命”之“令”的。《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再看看“性”这个字,左边是个与“心”和“情”相关的偏旁,说明是性是与人相关的。右边的“生”字,可拆分为“人”和“土”这两个字,寓意是“人来自于土,最后也归于土”。《创世纪》中也提到,亚当的人形乃是由神捏土和泥而成的。

如果从传统医学的五行来分析,“性”字含有四行,对应着人体的四脏(藏):1)土属脾;2)和泥需要水吧,水属肾;3)从土中生出来的除了有人之外,就是植物或树木了,木属肝;4)心属火。

“命”字中还有一行对应人体的一脏:古人打仗,鸣“金”是休战、撤退的“命令”,金属肺。瞧瞧汉字的“性命”二字蕴含了多少生命信息和人生哲理!

性命和生命的特点是活,是动:古人认为有气就是生,是活;没有气,生命就停止。气是生命的标志,气是生命的前提,气是维持生命的刚需。气支配着五脏六腑的活动,气是五脏六腑分运转基础;因此,气是生命之动力。后天的人体百骸俱备,若无一点先天火气,尽属死灰矣。所以道医中医都在说,“人活一口气”。

气(炁)是人体的“电”和能量;气是人体的“通用货币”;气是人体的“控制信息”;气是人体的“万有引力”;气是人体的“概念模型”和“关系实在”;气是人体内的“一只看不见的手”;大气(天)病了,人也得病;先有“天人感应”才能“天人合一”;气不平,易生病;同气相求,调息病愈。

2500年前,中华祖先对生命真相的认识方法,是一种以慧观内视为主、智观外察为辅的修身内求的方法。核心在于慧观,在于把握生命的真相,而非有质有形的表象或假相。这种运用人自身内在的深度静定慧观,对生命的本质进行全面细致的洞察内视的传统文化就是《性命医学》的核心价值和实操方法。

主流医学对于疾病的认识只重视外因和内因的致病作用;而《性命医学》则在此二因之外,更重视“本因”,通俗点说它就是:“一点灵光”在生命历史时空中所带来的、以全息生命信息方式储存的致病因素,且并不只限于遗传基因。

生命是一个人身心虚相的“精气神”和实相的“识血肉”的复合双重结构体;在生命的“性命”和“神形”这两个层次中,全都是性为真、命为假;神为真、形为假。生命中的本性和精神是不死的,而只是发生时空转换;命和形却会衰老、死亡。华夏圣贤能直接通过慧观来发现生命的真谛,故勿需像以西医为首的现代主流医学惯用的外求法那样过于偏重和依赖于人体的解剖结构学和影像学。

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其实是建立在“虚无生万有”的思想之上的;虚中实有的“精炁神”,就是生命的实相。东西方文化的最本质的差异其实就在于:东方文化重“慧观”内求,西方文化重“智观”外求;西传东渐和东传西渐的全球一体化,主观和客观上都让西方文化所生成的西医已然成为重脑轻心、重智轻慧、重术轻道、重科学轻文化的当代东方主流医学了;西方却兴起了东方文化热!

中华文化是慧观为主、修身养性的文化;道医中医的精髓也是靠慧观治病和康养。道医认为:只要靠慧观抓住了任何人与事“精气神”的“炁场”(形而上),也就自然能全面把握住人与事有形有相的物质结构(形而下);这就是去繁就简、直击核心的大道至简的方法。

华夏的先祖认为:要想真正认识自己,就要先“知性识命、性命双修、先命后性”;这样才能由“我命由我亦由天”的必然王国,通过生命重装、再造、修正的工程,到达“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自由王国。

人体生命是由“性、命”这两大系统共同组成来维系人的生命功能活动的;属阴,属阳;不立,不存;,就是人体的隐态质元、物元所共同构成的全息体元系统;,就是人体的显态质源、物源所共同构成的全息体源系统。这一隐一显,一阴一阳,一先天一后天的两大系统,就是组成人体生命大系统的子系统。

生命是宇宙万物中的一物,生命的结构自然无法超越一阴一阳、一显一隐、一有一无、一利一用。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这种双重结构的复合体,所以古人将生命称之为“性命”。《性命圭旨》言:“夫学之大,莫大于性命。何谓之‘’?元始真如,一灵炯炯是也; 何谓之‘’?先天至精,一炁氤氲是也。”“性命原不可分。性命则当双修也哉

故,生命是一个双重结构的“;东方古人用"慧观""智观"结合的方法来研究生命的奥秘;经过长期的实践验证,才得出生命的双重结构性、性命的复合性认知,由此创立了道医学和传统中医学,此乃《性命医学》之根本。

吕祖也曾问钟离祖师:“性与命,是一样东西,还是两样东西呢?钟答:不可以说它是一种东西,也不可以说它是两种东西。一点灵光没有暗昧就是‘’;一点元炁经常调整就是‘’。性没有命就没有依靠,也不能安居;命要是没有性就不能融合成形,而无法固定了。这两样东西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真实的像玉一样明亮光洁的整体。”

”所表述的就是"阴、黑、无,它就是一个肉眼不可见的时空,它里面存在着质元、物元、体元。在这个无相的世界中,质元、物元、体元决定着"阳、白、显、有、利"等有相看得见的世界生灭。整个有相世界其实都是无可抗拒地服从于它的主宰作用,有相世界的一切活动,都只是起到影响作用,并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西方的科学家们只重视"智观",应用逻辑推理和反复实验研究生命,只是局限于太极图的白境之中研究生命的有形部分,而对“”体系统则基本没有涉及;“”体系统能够给人带来直接的、直观的利益,因此在最近几百年的时间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效益明显。

而在“”体系统的研究中,却一直举步维艰,进步缓慢。直到近代科学界经过长期研究探索,才基本承认了“”体系统中"物元"之一的经络系统在“”体上的客观存在。但是对物元领域的研究,似乎也仅仅止步于对经络系统的探索。

由于东方和西方对生命研究的巨大差异性,以及近代西方文化对东方的强势影响,使人们迷信于显态"有之以为利"的一切;弃隐态的"无之以为用"于不顾,排斥太极黑境中物质的决定性作用。就像面对一个茶杯,人们都只注意茶杯的有形部分,评价其质地好坏;而绝对不会想到一个杯子真正的有用之处,就在于它中间的虚无!如果没有这个中间""的作用,这个杯子又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

生命的体系统虽然肉眼不可见,但是与体系统一样,是一个非常复杂并且庞大的系统。关于这一系统的理论,最经典性的记录都在《黄帝内经》和老子《德道经》之中。《黄帝内经·灵枢》中说:神熏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这里所讲的神、魂、魄,就是生命的真主人,是体系统中的体元;没有它们的存在,并且在人肉体的这个""形的躯壳中工作并发挥作用,那么就不能称其为,而只能称其为"尸体",失去灵魂(神、魂、魄)的人就是“行尸走肉”!

道德是宇宙的高级能量,而人类的本体源于宇宙;当我们打开了能直接吸收宇宙能量的门户,就可以摆脱对地球五谷粮食的外来食物的供能依赖,至少不会把吃饭作为供能的唯一手段;这也是“逆修顺养、极限疗愈”的辟谷原理。

跨越来自地球知识的人解剖学结构和形而下有相物质的形而下思维模式的限制;就能获得来自宇宙的形而上智慧,促进人类的后天意识和无形性体的自觉沟通;

性命相关的生命力不是一个严格的科学概念;现代主流医学(西医为主)没有一个严格的医学指标真正代表生命力,生命力超越了各种生理、生化、病理、解剖、影像学等现代医学的指标范围的局限性。生命力是一个通俗的整体观念,概括了人一生的生命演化和运行规律,简言之:“人活一口气”,大道至简。

人活一口气”的这口气就是阴阳之气,阴阳之气涵盖了人身心的全部状态。人的阴阳之气看不见,摸不着,难以测量,更无法精准测量,故不属于当下热门的“精准医疗”范畴。然而,阴阳之气符合“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可以被“模糊数学”的模型用“模糊值”来描述。

人的阴阳之气的属性是“模糊量”;阴阳之气既没有确定的绝对数值,也没有度量单位,因此不可测量。传统医学在临床上描述和运用阴阳之气,使用的是不需要度量单位的比值,即患者“实时的阴阳(PYY)”与“正常基线的阴阳(CYY)”之比值(PYY/CYY)

“阴阳之在人,均则宁,偏则病。无过、无不及之谓均,过与不及谓之偏。盛者过矣,虚则不及矣。(《医经溯洄集》- 王履)”这段医古文说的是:人的阴阳之气平衡,人就康宁;不平衡,就生病。太过和不及都是不平衡,过就是盛,不及就是虚。人的阴阳之气在冥冥之中有一个基础正常值,超过了这个值就是过,就是阴盛阳盛;低于这个值就是不及,就是阴虚阳虚。阴阳之气在传统医学中起到了一个人的身心整体指标的作用,在生命科学里起到了一个人的身心状态变量的作用。所以说,阴阳之气就是“人活一口气”的那口气(炁)。

传统医学用气(炁)来描述人的身心生命活动或者简称“性命”,人有了气,就成了一个整体,就活了,所以说“人活一口气”。

在中医道医临床实践中,人的阴阳之气的模糊值有着具体的生命意义和临床诊疗的实用价值。阴阳之气的正常值在传统医学里是个性化标准,不同于现代主流医学里的血压、血糖等共性化标准;阴阳之气的正常值不象主流医学测血压血糖那样可用仪器测量,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全凭传统医生的意念所感知,故称“医者,意也”。

医者,意也”,行医,是一种意境;行医,是一种美学;行医,是一种艺术。“医者,意也”就是医生把看不到的“人活一口气”的内心冥证(“”)和他视觉所看到的患者的身心状况(“”)融为一体、豁然贯通后,在“天人合一”的意境下,指导治疗,最终协助患者恢复“人活一口气”的生命力或者叫“性命”。

以中医道医为主的传统医学用阴阳之气的模糊值为人的整体建立了生命或性命指标,传统医学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体医学。反之,现代主流医学却并非整体医学,因为它没有一个指标是人整体的身心状态指标的标志。虽然现代主流医学和人体生物学的变量可以精准测量,并由此演变成了和衍生出了当下最热门的“精准医疗”;然而,这种可精准测量的生物学变量在描述人这一辈子的生、长、壮、老、已的全生命周期中却很有局限性。例如,身高和体重的测量在描述人的生长期时,颇为准确和适用,然而它们在描述衰老和死亡时却显得无能为力。

说到底,现代主流医学就不是整体医学,而是属于以“还原论”和“机械唯物主义”为核心的“分析科学”。 “人活一口气”的传统医学,包括“修行医学”和星博士首倡的“《性命医学》”反倒是集“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为一体的整体医学体系

古人云:“知精者可为常医,识炁者可为良医,达神者则为神医。”“贤人之学,存心以养性,修身以立命。圣人之学,尽性而至命。命者气之始,气本于命,而命则未始气,气所由以生。身中之精,寂然不动。盖刚健中正,纯粹精者存,乃性之所寄也,为命之根矣。”

不同于西方哲学的逻辑缜密,中国哲学不太注重形式上的细密论证,亦无形式上的条理系统,这些都是现代“科学”的基础和标配;

中国哲学只重视生活上的实证和实用,个人内心神秘的冥证,而不重视逻辑的论证。而现代主流医学则要求定律诠释要清晰、精准、可重复、要分门别类、要分科(所以才叫‘科’学嘛!),这就是当下热门的“科学性”。

二者从哲学层面上就“道不同”。因此,现代主流医学不理解甚至排斥中华传统医学就是在所难免的了;我撰此文和首倡《性命医学》就是为了二者的沟通!

无形决定有形;这就是《性命医学》的实质,也是生命的本质!《性命医学》是一种自身实证基础上的医学,它超越了世俗的“眼见为实”智能认识论的限制。

《性命医学》既不同于主流医学,也不同于中医学;它是以象、数、理、炁全方位,集精、炁、神、性的整体交融性,共携文化信息和健康信息等为一体的来研究人类生命真相或性命现象的学科。

《性命医学》研究的立足点始终放在人的隐态慧观上;宏观和微观,隐显一体;阴阳并重,道法自然。《性命医学》研究的终极目的是进入隐态的高维空间,同时深入显态的宏观和微观之中;运用德一,居于道(0); 运用象(图形)、数(数学)、理(机理)、炁(能量),开展对人的先天生理组织结构物质和后天生理组织结构物质的全方位学科研究,“复返先天、回归自然、道生万物、天人合一”。

刘北星(“星博士”&“三霄阁主”)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创新与应用分会 执委

2022225日 虎年,雨水一候
于东北的丹顶鹤故乡,鹤城“三霄阁”

星博士养生问道网页

 参考资料:《道医学》 熊春锦,昆仑道渡;  致谢:连百川、李曼达、贺文昌